走進標桿企業 探尋成功奧秘
參訪企業:阿里巴巴/娃哈哈/華立
一、前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培訓的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很多優秀企業的理念、方法及經驗。走進標桿企業,走進標桿企業的經營環境、企業環境、人文環境,親身與標桿企業管理層、員工接觸、交流、分享,我們可以更深刻、全面地學習到標桿企業成功的精髓,學習到標桿企業的優秀管理理念、杰出的經營方法及科學的業務流程。
無論阿里巴巴、華立、娃哈哈還是萬向的發展是必然還是巧合,但有一點是他們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一定值得我們借鑒學習!讓我們攜手走進浙江,體浙江企業的發展,探討企業發展之道,共創企業美好明天!
二、為什么選擇阿里/娃哈哈/華立?
為什么選擇阿里巴巴?
從1999的 13人到如今的2萬員工,從創業初的50萬元到如今的估值超1000億美金,阿里憑借其獨特的文化和創新模式步步為營,引領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如今的阿里旗下包含阿里巴巴,淘寶,天貓,支付寶,聚劃算,阿里云等各行業的領袖企業,可以說阿里巴巴擁有全球最完整的電子商務生態鏈。2012年11月11日天貓聯手淘寶更是創造了一天營業額192億的世界奇跡。
我們不禁在思考,阿里如何通過創新讓企業做強做大?阿里如何通過創新找到藍海?
為什么選擇華立?
從1970年生產雨具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全球最大儀表制造商,從企業最初不斷做加法到被逼做減法,再到如今又開始做加法,華為戰略幾經變革調整意欲何為?
當2012年國內很多民營企業紛紛破產倒閉時,華立集團卻依然堅挺,這得益于華立于06年就開始準備“過冬”的棉襖,以及華立于2009年提出“冬泳”計劃。
華立緣何在危機中游刃有余?華立憑什么多元化?華立多元化有哪些成功失敗經驗?
為什么選擇娃哈哈?
從一家瀕臨倒閉的校辦工廠到如今的全球第五大飲料生產商,娃哈哈憑借獨樹一幟的管理機制和創新的渠道及營銷手法在飲料界披荊斬棘。如今的娃哈哈連續10多年保持6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1年,全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78.55億元,位列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48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2位,中國企業效益200佳第60位。
娃哈哈如何做強做大?娃哈哈如何進行產品推陳出新?娃哈哈如何進行渠道管控?所有這些讓我們在杭州娃哈哈集團總部來揭曉答案。
三、考察交流議程



四、活動時間:5月12、13、14日三天
